我的成功可以复制

    曾读过李开复的自传《世界因我不同》,现读唐骏的《我的成功可以复制》,感觉两人还是有些鲜明不同:一个像是温文而雅的学者,另一个则是实干型的经理人。作品不错,推荐指数4星半吧。

“无论服务行业还是企业内部的管理,日本人都特别讲究规范化。所谓规范化就是复制,制定一个最佳标准,然后将其不断重复。”

“在企业管理中,我所做的一切看上去都是细微小事,但是每件事都会让员工感动,这就是注重细节的力量,在我的管理理念中‘抓大放小看细’才是正确的管理之道。”

“当周围人沉迷于温饱时,你应该去发现新的机会所在。如果你在一家公司里感觉工作很安逸,你所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。要想成功没有诀窍,唯有‘勤奋’二字。”

“我们在企业里要做的不是抱怨,不是提意见和建议,而是真正地对公司作一些实质性的改进。”

“很多人讲到执行力时,是指让你去做一就做好一,而我是让我去做一我可以做到二,做到三,这是我觉得在微软最成功的地方。”(P94)

“从做技术到管理,角色的转变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其次是一个潜移默化、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。”

“在中国做管理需要让员工感受到做领导的关爱,最好是让他们有点‘感动’。一旦员工被你‘感动’了,那时表现出的对企业的热爱才是真正的‘文化’。”(P136)

“管理的最高境界,就是激发每个员工的潜力,上每个员工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一份事业。”

“职业生涯中选择时机非常重要,各种条件还没有成熟的时候,因为诱惑而贸然行事,只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。”(P156)

“三流的销售靠手段,二流的销售靠品牌,一流的销售靠人品。”(P172)

“尊重一定是双向的,如果没有这个基础,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就是没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,中国的民营企业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。”

“我加盟盛大时,就像阎炎担心的那样,很多人认为我和陈天桥都是强势的人,肯定无法长期合作。关于这一点,我当时就已经想得很清楚。所以我加盟时对陈天桥说:我们肯定会有很多理念、价值观、管理方法上的不一致,但我会用我的方式使我俩的优势得到互补。

因此,刚开始我尽量以观察为主,头几个月不和他发生任何意见冲突,让他感觉我这个人还是非常好相处的。同时我也尽量观察他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,什么样的做事方式,然后慢慢找到一种比较合适的互补关系。

我的分析是,像他这样年轻的企业家,没有太多大公司的管理经验,而我的强项在于企业动作、资本市场、收购兼并、市场营销,这些方面正是他的欠缺之处。至于盛大的主营业务——网络游戏,他在这方面实在太强了。如果我再去玩游戏,天天跟他说,这个游戏要这么改,不改不行,那两个人肯定要发生冲突。”(P204)

“经理人‘潜规则’:

一、低调进入

二、看淡权力

三、‘夹心饼干决定’:注意沟通,让所有的决定都变成交叉的。

四、财务干净

五、不带旧部

六、温和改进(这条个人感觉有所保留,要针对不同的环境)”

我的成功可以复制

霍英东全传

        读过此书不单是了解作为“红色资本家”之称的霍英东个人的传奇历史:朝鲜战争海上贸易、首创卖楼花、澳门旅游娱乐公司、帮助中国重返世界体坛、广州白天鹅宾馆、南沙投资等;从一个个故事中也能了解到香港澳门的演变历史,以及中英、内地和香港之间在近几十年间的关系。

霍英东

傅雷家书

   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着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之心。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,对人生的感悟,教导儿子如何做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。如果说母爱如水,那么本书就是对父爱如山的很好诠释。

    “感情的ruin,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,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,但是不要刻苦铭心的伤害自己,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。”

    “中国哲学的理想,佛教的理想,都是要能控制感情,而不是让感情控制。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,使他们如醉如狂,哭笑无常,而你自己屹如泰山,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,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,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。”

   “艺术是目的,技巧是手段:老是注意手段的人,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。”

   “想着过去的艰难,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,不至于失掉信心!” 

   “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,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。”

   “一个人妨碍别人,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,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,不知利害轻重。所以你在这方面,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,切忌随口吐露心腹。一则不太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,二则: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涉的另外一个人。”

  “陶渊明就说过:“觉今是而昨非。”还有一句老话,叫做“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,现在种种譬如今日生。”既然一切都在变,不变就是停顿,停顿就是死亡,那末为什么老是贪恋过去,自伤不已,把好好的眼前的光阴也毒害了呢?认识到世界是不断变化的,就该懂得生活应该是向前看,而不是往后看。”

   “要做到越有理由,态度越缓和,声音越柔和。”

fulei.jpg

李嘉诚全传

看过采访李嘉诚的视频,对其突感兴趣,遂从图书馆借了本《李嘉诚全传》。此书描写得十分详细,在李嘉诚生平涉及的各个产业的运作收购上,背景过程人物数据描写相当具体。李嘉诚事业经营范围多元化,从地产、零售、科技,这些产业并不是每一项都是成功的,只不过失败的部分可以被成功的部分所弥补。全书强调李的经验,我想主要是以下几点:一:赚钱不可太贪,给对方留下可赚的部分,以期后面的合作;二:招贤纳士、知人善任,既要严格要求,又要宽厚待人。给贤才最高待遇标准;三:讲求信誉。这几点在读过的成功人士书籍中或多或少都曾提到过。当然成功的事业运作还有很多技巧可以用,比如“人弃我取,趁低吸纳”,但这些技巧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运用自如,是要靠多年的行业经验,才能练就相当的眼光知道何时如何运用这些手段技巧。

  • 李嘉诚对别人羡慕他的“幸运”发表看法

20岁前,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;20-30岁之间,事业已有些小基础,那10年的成功,10%靠运气好,90%乃是由勤力所得,之后,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;到现在,运气已差不多要占3~4成。”

“对成功的看法,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,绝少有人说是由勤奋及有计划地工作得来。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勤力工作,不断奋力而得成果;第二个阶段,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,但也不会很多;现在呢?当然也要靠运气,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,运气来了也会跑去的。”

鸿硕先生分析道:

“李先生认为早期的勤奋,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,这也就是西方人士称为‘第一桶金’的观念。

不过,在香港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、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万人,为什么他们勤奋地工作了数十年还没有出人头地呢?

由此可见,李先生认为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仍是自谦之词,幸运也只是一般人的错觉。从李氏成功的过程看,他有眼光判别机会,然后持之以恒,而他看到机会就是一般人认为的‘幸运’。许多人只有平淡的一生,可能就是不能判别机会,或看到机会而畏缩不前,或当机会来临时缺少了‘第一桶金’。也有人在机会来临时,因为斤斤计较目前少许得失,把好事变成坏事,坐失良机。

  • 李嘉诚的人才观

“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,因为你要有这样旷达的胸襟,然后你才可以容纳细流。没有小的支流,又怎能成为长江?只有具有这样博大的胸襟,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,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,承认其他人的长处,得到其他人的帮助,这便是古人说的‘有容乃大’的道理。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,我就处菜三头六臂,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,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帮助你,乐意跟你工作,这就是我的哲学。”

“创业之初,忠心苦干的左右手,可以帮助富豪‘起家’,但元老重臣并不都能跟得上形势。到了某一个阶段,倘若企业家要在事业上再往前进一步,他便难免要向外招揽人才,一方面以补元老们胸襟见识上的不足,另一方面是利用有专才的干部,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。故此,一个富豪便往往需要任用不同的人才。”

李嘉诚全传

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

第一封信:起点不决定终点

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,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。
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,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。

第二封信:运气靠策划

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者和建筑师。
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,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。
等待运气的时候,要知道如何引导运气;设计运气,就是设计人生。

第三封信:天堂与地狱比邻

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,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,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。
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,人生就是天堂;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,人生就是地狱。

第四封信:现在就去做机会是靠机会得来的。

坏习惯能摆布我们,左右成败,它很容易养成,但却很难伺候。
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践, 比在家空想出一千个好主意要有价值得多。

第五封信:要有竞争的决心

我不迎接竞争,我摧毁竞争者。
即使输了,惟一该做的就是光明磊落地去输。
拐杖不能取代强健有力的双脚,我们要靠自己的双脚站起来。

 第六封信:为前途抵押

借钱是为了创造好运。
不论是要赢得财富,还是要赢得人生,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的不是输了我会怎样,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应该做什么。

第七封信:最可怕的是精神破产

只要不变成习惯,失败是件好事。你利用了机会,就是在剥夺别人的机会,保证自己。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,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的路。

第八封信:只有放弃才会失败

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。除非你放弃,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。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,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。

第九封信:信念是金

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。只要相信我们能够成功,我们就会赢得成功。我从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,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。

第十封信:忠诚于自己

我可以欺骗敌人,但决不欺骗自己。要求我以诚待人,是想在我这里捞到好处。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,而是机会之杯。

第十一封信:贪心大有必要

让每一个念头都服从于利益动机。我是我生命的重心,我决定什么适合我。命运要由自己去开创,真心希望的东西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得到。

第十二封信:地狱里住满好人

傲慢通常会让人垮台。我不喜欢钱,我喜欢的是赚钱。我的信念是抢在别人之前到达目的。

第十三封信: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

你想使一个人残废,只要给他一对拐杖。你否定了他的尊严,你就抢走了他的命运。智慧之书的第一章,也是最后一章,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。

第十四封信:做傻的聪明人

没有不幸经历的人,反而不幸。把一头猪好好夸奖一番,它都能爬到友树上去。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,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。

第十五封信: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

我们的财富是对我们勤奋的嘉奖。勤奋是为了自己,不是为了别人。财富是意外之物,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。

第十六封信:不要找借口

借口是制造失败的根源。一个人越是成功,越不会找借口。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惯于找借口。

第十七封信:你手中握有成功的种子

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。我惟一的信念就是相信自己!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认识到,成功的种子就撒在你自己身边。

第十八封:我没有权利当穷人

我应该是富翁,我没有权利当穷人。 要让金钱当我的奴隶,而不能让我当金钱的奴隶。 手里每多一分钱,就增加了一分决定未来命运的力量。

 第十九封:就要做第一

财富与目标成正比。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,就是在计划失败。对我来说,第二名跟最后一名没有什么两样。

第二十封:冒险才能利用机会

风险越高,收益越大。 你拥有的东西越多,力量就越大。 想获胜必须了解冒险的价值,而且必须有自己创造运气的远见。

第二十一封:侮辱是一种动力

侮辱是测量能力的标尺。永远不能让自己的个人偏见妨碍自己成功。你相信自己,并与自己和谐一致,你就是自己最忠实的伴侣。

第二十二封:用实力让对手恐惧

越是认为自己行,你就会变得越高明。 当涉及金钱的时候,绝对不要先提金额。
在做生意时,你绝对不能想把钱赚得一干二净,要留一点钱给别人赚。

第二十三封:要有合作精神

要想让别人怎么待你,你就怎么待别人。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谊远胜过建立在友谊上的生意。往上爬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,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。

第二十四封:不甘示弱才会赢

我们思想的大小决定我们成就的大小。态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,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。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满了黄金,然而这条道路却只是一条单行道

第二十五封:让每一分钱都带来效益

每一分钱都要让它物有所值。没有想好最后一步,就永远不要迈出第一步。创造力、自发精神和信念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。

第二十六封:忍耐就是策略

格言:任何时候冲动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。能忍人所不能忍之忤,才能为人所不能为之事。如果你真的想成功,你一定要掌握并保护自己的机会,更要设法抢夺别人的机会。

第二十七封:幸运之神眷顾勇者

机运就在你的选择之中。如果你有百分之五十一的时间做对了,那么你就会变成英雄。你的行为像个赢家,你就很可能去做更多赢家该做的事,从而改变你的“运气”。

第二十八封:真诚地相信自己就有办法

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只找到一种最好的方法。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径,就是拥有许多想法。最大的成功都是留给那些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态度的人。

第二十九封:尾声就是开始

最好是好的敌人。首先发现对方弱点并狠命一击的人,常常是胜者。大多数人会失败,不是因为犯错,而是因为没有全心投入。

第三十封:不要让小人拖你的后腿

明智的人绝不会为命运坐下来哀号。说你办不到的人,都是无法成功的人。你付不起贪小失大所累积的种种额外负担。

第三十一封:做目的主义者

忠诚是甘心效命的开始。到达地狱的路,是由善意铺成的。目的是我领导的依据,目的就是一切。

第三十二封:拒绝责难,拒绝推委

责难是摧毁领导力的头号敌人。自责是一种最阴险狡猾的责难陷阱。自己越强大,别人的影响力就会越小。

第三十三封——善用每个人的智慧

不以自己的好恶为选拔人才的标准。忠于自己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。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。

第三十四封——永远做策略性思考

我们要勇于在别无选择中,毅然杀出一条生路。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径,就得拥有许多想法。单纯操弄手段的计划者只配给策略性的思考者提鞋。

第三十五封——将部属放在第一位

始终把为我卖命的雇员摆在第一位。一味索求而不愿付出,终会面临耗竭的一天。
给予人们应得的尊重,他们就能将潜能彻底发挥。

第三十六封——财富是种责任

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。只有傻瓜才会因为有钱而自命不凡。绝不能经任何有私心的人一点点好处。

第三十七封——充实你的心灵

即使你要出卖心灵,也要卖给自己。让我们学会既聪明又谦逊,既谦逊又聪明。伟大的书籍就是伟大的智慧树,伟大的心灵之树。

第三十八封——谁都能成为大人物

我们要做世上的盐。人没有什么了不起,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了不起的了。

浪费时间指数 1 虽然成功人士的案例不可复制,但是他们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。全书以故事或寓言的形式将各个道理娓娓道来,读完全书,印象最深的便是“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”。

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