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……除非边读边写笔记,否则总会拖到不想写为止。 结果写了笔记的都是那种读起来颇费气力,但看完就忘的那种书。
《心理实验室》,共210页。恰好,不至于让人看到烦躁。
看完之后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是:并不是因为情景引发了我们的情绪。而是情绪的认知解释导致了情绪的产生 。正如,富兰克林·罗斯福所说的“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“一样。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了关键作用。
附上贴给自己的枯燥笔记:
第一章
费希纳(1981-04-19出生):开创新的提出量化研究“心灵”。其心理物理法,为实验心里学指明了方向。
冯特(1832-08-16出生):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,从而构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。
艾宾浩斯(1850-2-24出生):开创了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先河,从而构建出实验心理学的雏形。
非科学方法:
1.权威影响。
例:6岁的小琳相信月亮上有嫦娥,因为这个妈妈亲口告诉她的。
2.注意凝聚,指人们不顾已知的相反事实仍然固守自己已有的知识拒绝改正。
例:今年甲A山东队肯定赢,因为我们山东人是最强的。
3.先验,表示人们不经过研究或考证就相信那些看上去似乎合理的预存信念。是权威影响的延伸,只是没有特定的权威。
例:太阳肯定是绕着地球转的,因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
科学方法的标志:
经验观察和自我校正。(暂且同意,虽然我不觉得有这两个就是科学了)
实验心理学如何研究人:
观察-查阅文献-实验研究-形成理论-深入研究-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
实验心理学和所有其他自然科学一样,首先是探索并逐步逼近真理的工具,其次才是为现实生活的应用提供基础。
第二章
非实验的方法:
观察法:
1.自然观察法
特例:无干扰观察、无干扰测量。两者区别是在于被试的哥们是否于研究者在同一时间处在同一地点。无干扰观察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点。
2.个案研究法
例如,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寻就来自于他本人对个案的观察和思考。
3.调查研究
例如: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的调查
自然观察法的优缺点:优,早期阶段非常有用,尤其是人们只想了解感兴趣问题的广度和范围时。缺,其描述性致使无法评估事实之间的关系。
相关研究法:
1.相关系数及其应用。相关研究法通过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。相关系数的变化范围从 -1.00到+1.00。数字大则反映了较大的相关。
但是,相关系数不是因果关系。
高相关不一定能推断因果。例:澳大利亚多建电话亭,美国就会多生宝宝?
低相关不一定说明没有关系。全距限制。即:之所以出现低相关性,可能是因为仅从局部获得了数据。而它并不能代表整体。
p.s.量程效应,天花板效应、地板效应(p53)于全程限制是否类似?
2.相关法的改进
交叉-滞后法
第三章
实验变量和控制
自变量(independent variable):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、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成为自变量。种类:生理变量、经验变量、刺激变量、被试变量
因变量(dependent variable):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,即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被试者的行为。
控制变量(controlled variable),或者称之为额外变量(extraneous variable):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的相关变量,除了用于研究自变量,还有不用于研究的相关变量,称之为额外变量,或控制变量。
第四章 实验设计
1.多变量设计:多自变量设计、多因变量设计
2.被试间设计:要求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。
被试内设计: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所有水平的处理。
3.混合设计:譬如有两个自变量。那么可以一个自变量采用被试间的设计,另外一个采用被试内的设计。
4.小样本设计:A-B、A-B-A、A-B-AB
A基线测量。B处理中或处理后测量